为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蓝图,2025年11月13日下午,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在赛罕校区文史楼召开专题研讨会。会议围绕高质量党建、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、师资队伍建设、专业调整、教学改革与育人质量提升、课程优化、有组织科研推进以及教师积极性调动等八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。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斯琴满都呼出席会议。
在高质量党建方面,梁晓露等党员教师建议,应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,并加强对特殊教育领域政策文件的学习,以政策为导向明确科研方向,以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求。
关于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,段雨佳老师提出可积极发展融合教育,探索开设微专业与通识课程,筹建融合教育中心,以加强特教师资培养。系主任伊丽斯克强调,康复能力培养是本系特色,应持续巩固并深化这一优势。
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,伊丽斯克老师结合前期调研指出,东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建设经验值得借鉴。青年教师王旭则表达了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的迫切需求。伊丽斯克、策力格尔、高慧、常桂花、董云波等教师围绕教研活动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针对专业调整、教学改革与育人质量提升、课程优化等议题,与会教师一致认同特殊教育专业的重要地位。大家认为,在新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框架下,需持续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改革,充实教学案例资源,推动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成长。
在推进有组织科研方面,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当前部分教师面临教学与科研方向不一致、实验设备支撑不足等现实困难,同时普遍存在论文发表难的问题。与会教师呼吁加强科研平台与资源支持。
关于教师积极性调动,大家认为应通过教学与科研成果的产出形成正向激励,构建“努力—成果—激励”良性循环机制,并争取更多外部资源支持。斯琴满都呼副书记在总结中提出,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,积极探索AI赋能教学与科研的可行路径。
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了特殊教育系的发展共识。下一步,全系将聚焦专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,以学科建设为抓手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。

图/文:梁晓露 编辑:胡建芳 初审:伊丽斯克 复审:策力格尔 终审:斯琴满都呼